前一段看中央电视台周日中午的《每周质量报告》,说起了中国移动以分段计费的方式,多收取用户通话费得情况,感到甚是诧异。一是因为这么多年以来对中国移动情有独钟;二是中国移动作为中国通讯行业的领军者,又是国有控股公司偏爱有加;三是说实话咱也不懂什么事分段计费,花费少就少了,很少有过疑问。
这次通过一曝光,又听专家一通讲解,心中疑窦丛生,没过几天,到南阳路办事,顺便到移动南阳路营业厅想作一咨询。眼看快到了下班时间,但是到了门口还是迈步进去,移动公司的两名礼仪小姐同时热情的迎上前去:先生,你要办什么业务?需要我什么帮助?当听说我要打话费详单的时候,我发现其中一个态度有些细微的变化,不过还好,另一个指了指一个角落里:你可以到那里去咨询一下。前面有几个人都是在核对费用什么的,好不容易轮到我,小姐问:你有什么问题吗?我说我想查一下我的话费。你带身份证了吗?我说带了。她指了指另一旁放的几台电脑,你去那边的电脑上查吧。在保安的指点下,我把从二月份以来到六月份的所有主叫和短信都打了出来。密密麻麻很多,一时半会也难看出个究竟,看保安已经把大门给关了,想是人家到了下班时间,不能耽误人家,只得出来。
回家细细观看,竟也有一些看着不对劲,都是涉及12593的,有的通话922秒,计费4.64元,有的167秒,计费0.87元,还有的311秒,计费3.6元,326秒,计费3.6元;还有两个在同一时间段的通话,一个21秒,一个18秒,我怀疑这两个通话不但可能是打了没打通,而且是被分段计费了的,试想一个十几秒钟能说几句话?既然使用12593就是有事要说,难道一句话的电话就完了?可是它是2月份的清单,时间太久,没了印象啊。我们能去哪里寻找证据呢,客户的通话数据都在移动公司保存着,我们为之奈何?茫然.......办理时营业人员明明告诉我说,开通12593,每分钟计费0.29元。可是为啥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呢?郁闷。看到这样的情况,我隐隐回忆起来,好像还有个怪现象,就是你的手机套餐和开通的业务移动公司都是按天扣费的,可是老是到了月底,我的手机又会再扣去个十块八块不等的费用。
带着这些疑问,终于找了个时间,看看轻工业学院门口也有个营业厅,怀揣清单前去咨询,前台接待看看单子,查查记录,解释了很多专业术语,我能听懂的就是,她说我使用的是老版的12593,我又说到的月底扣费的情况时,她说你说这些不可能的事,我也不知道怎么能找到证据能让她相信,无奈只能说:你说的这些,不能令我信服,我还有很多疑问,但是我只能说现象,就像是我是小学生提问,你用博士后知识回答一样,唉,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。
带着疑惑而归,想找都不知道该找谁说理去,用户去哪里能找到证据呢,打印的清单最后有一行说明“本清单仅供用户核对之用,不做任何凭据。”也就是说,你拿着这去打官司法院都不一定会受理啊。看来只能默默忍受了,还在12593费用也没很多,也就几十块钱,用阿Q的精神算了。不过细想,还是觉得心头堵得慌,不说全国,就是河南恐怕移动的用户也非小数,如都像我这样几十、几十而用阿Q精神去解决,恐怕移动公司这一项收入就不菲。算了,权当我们也为移动公司高大宏伟、富丽堂皇办公大楼也做了些增砖添瓦的贡献呢。我们如果舍弃移动?恐怕首先是给我们自己的工作生活造成新的不便,再说这恐怕是通讯行业的潜规则,我们人小力微,恐难扭转乾坤。看来,中国移动,想我爱你不容易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