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雪 松

以松之德,正己之行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人创业之初先想好退路, 是不敢面对挑战的表现, 如果事业有了初步规模, 思考战略转移或拓展是一种必然。

教育是投资还是义务(杂文 . 雪松作)  

2009-06-08 21:32:11|  分类: 杂文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  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,对孩子的教育,无论是小学、中学,都是一看家庭条件,二看孩子的学习情况,只要家里能够供应孩子得起,肯定都想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,受到更好的教育,尽到我们做父母的责任。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都是义务型的,不求回报、不计算投入和产出关系的教育。可是一旦孩子该上大学了,问题就来了,摆在家长面前的有四条路让孩子去走:一高考,上大学,只要孩子能考上;二上专科,学得一技之长;三家庭无力负担,让孩子走上社会;四个别情况,家庭好,条件许可,送孩子出国上大学。

       前三种情况大家可能非常熟悉,第四种情况问题就来了。首先它打破了整个中国人的思维观念,你想让孩子出国上大学,当你找到出国服务公司咨询时他们会告诉你们一种新的想法,那就是你准备让你的孩子出国干什么?是不是作为一种教育投资?也就是说,是不求回报不计算投入产出关系的教育,纯教育;还是为了让孩子有了知识去挣钱。因为很简单,西方的教育系统就是市场化得教育,不像中国属于是公益性质的,有政府做投入。西方的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是让本国的大学生享受的,不是让留学生享受的,他们对待留学生的教育就是市场化得教育,就像是企业一样,把留学教育当成是一个产业办的。所以你要想把你的孩子送出去,你首先要面临的就是这样的选择,你要对孩子的教育,是作为一种不求回报、不计算投入和产出关系的教育?还是准备让孩子出国上学就是作为一种投资行为而前往。

       我认为,西方的教育我们应该学习,但是中国老祖宗的东西也不能忘记,我们没钱了,就算。有钱了,想把孩子送出去见见世面,学学西方的东西,是好事,不能强求太多,虽说能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,但是我们也不能给孩子太大的压力,能挣钱固然是好事,不能挣钱,增长了知识,增加了见解未必是坏事,出国四五年,感悟到了西方的真谛,对孩子今后的生活之路肯定是好事。所以,我们既然有能力把孩子送出国上大学,就应该让教育义务到底,不要再追求回报,再去算投入和产出是否成立,不要老惦记着让孩子能把你投入给他们的钱给你挣回来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23)| 评论(3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